歷代志上下

作者: Philip E. Satterthwaite

第26日


基督信仰的牧者向來強調「善終」的重要——也就是要至始至終保持信實。亞撒到了長期統治的尾聲,卻在這方面的表現虎頭蛇尾,未能善終。

亞撒犯的是與巴沙入侵猶大時同樣的錯誤:尋求人的幫助而非上帝的幫助。

亞撒的祖母瑪迦太后一直以來敬拜可憎的偶像亞舍拉(歷代志下15章16節)。那麼亞撒會寬容她的作為嗎?絕無寬貸!他搗毀了偶像,並貶了她祖母瑪迦太后的位。亞撒把外邦的「高壇」從猶大各處除去,但是他並未把每一個邱壇從以色列中廢去(歷代志下15章17節)。此處的「以色列」顯然是指亞撒統治下的所有領土。幸而,亞撒的心一生誠實;他將他父親所分別為聖的金銀器皿,以及他所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全都奉到上帝的殿裡,足以反映他的信實。猶大因此四境長治久安,沒有戰爭(歷代志下15章18-19節)。

在亞撒的時代,猶大的邊境向北延伸至伯特利。在亞撒治理南國的三十六年間,北國以色列王巴沙逼進便雅憫的領域,征服了拉瑪(歷代志下16章1節)。此舉將切斷耶路撒冷進出沿海平原地區的要道,嚴重地限制猶大的交通出入。出乎意料的是,亞撒沒有為此尋求上帝的指引。相反地,他從耶和華殿和王宮的府庫裡拿出金銀來,買通了亞蘭王便‧哈達,幫助他抵擋來自北國的威脅(歷代志下16章2-3節)。

這個策略看似有效(歷代志下16章4-6節)。便‧哈達樂於削弱一個潛在的危險鄰居。於是他廢了與以色列王巴沙所立的約,又攻下了屬於以色列的幾個城邑。巴沙原本要修築拉瑪城的計畫因此受阻,他必須放棄這項工程,以便對付來自便‧哈達的威脅。亞撒動員了猶大眾人搬走了巴沙修築拉瑪的石頭和木料,用以修築迦巴和米斯巴。物盡其用,一切妥當。

但是先知哈拿尼來見亞撒,問他:為什麼仰賴亞蘭王而非耶和華?耶和華曾經助你抵擋謝拉,豈不也將助你勝過巴沙?耶和華報答信實的人,而不是使用政治手段的人。你可能要打敗的不只是巴沙,還有亞蘭人。如今因著你的愚行,你的王國必飽受戰爭之苦(歷代志下16章7-9節)。

亞撒的反應是把哈拿尼下了監,並且虐待一些百姓,或許是那些人曾質疑他對哈拿尼的處置(歷代志下16章10節)。監禁一位先知等同拒絕聆聽耶和華的話;亞撒晚年的疾病可以解釋成因悖逆而遭天譴。然而,歷代志作者提供了不同的見解:「亞撒生病的時候沒有求耶和華,只求醫生」(歷代志下16章12節)。亞撒犯的是與巴沙入侵猶大時同樣的錯誤:尋求人的幫助而非上帝的幫助。

亞撒的王朝如此結束,令人失望。他的統治模式是:先因信實得賞賜,後因悖逆受懲罰,周而復始,這個模式一再循環出現於猶大後續繼任者的王權統治中。雖然亞撒晚年失德,人民仍悼念他,用了許多香料將他埋葬在自己所鑿的墳墓裡,又為他燒了許多的物件來紀念他(歷代志下16章14節)。他是猶大目前為止最好的一位王。

(今日的內容可以另參列王紀上15章13-24節)。


反思:

歷代志作者並未說明為什麼亞撒在位時曾多次尋求上帝的幫助並經歷許多的恩典,卻沒有在巴沙入侵猶大和晚年遭受病痛時,像從前那樣尋求耶和華。你認為亞撒在這些情況下沒有尋求上帝的原因是什麼?

亞撒因為與哈蘭王便‧哈達締結「世俗聯盟」而受到譴責。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為共同的目標而聯合必定是個錯誤嗎?當非基督徒的團體施壓,為了政治上的不公義或環保議題而想引起人們關注時,我們該如何看待?基督徒是否可以加入這些團體?如果不可以,是什麼原因? 如果可以,又是在什麼條件之下?

留言

筆記


天路系列由靈命日糧事工製作及出版。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變得易懂、易得。

權利和權限  |  條款和條件  |  隱私政策

我們使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爲你提供更好的網絡瀏覽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你同意這項使用方式。 按此瞭解我們使用cookies的詳情並瞭解清除cookies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