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1-11章

作者: Ivor Poobalan

第23日


希伯來文中,「方舟」一詞為tebah。這個字在6-9章的洪水故事中,出現了超過20次。此外,這個字也同樣出現在摩西的生平故事裡。當時摩西的母親得知埃及王下令要殺害每個剛出生的猶太男嬰時,便想辦法要保護他。她造了一個蒲草箱(同樣是用tebah這個字),抹上石漆和石油,將兒子放進去,並將這個「方舟」放入尼羅河中(出埃及記2章1-3節)。法老的女兒發現了這個箱子,摩西因此在猶太男嬰的屠殺中倖存。

祂期望我們因祂的言行而改變,祂也會因我們感恩的舉動與展現出榮耀祂的信心而喜悅。

從這裡,以色列人就能明白他們的領袖摩西是像挪亞一樣的人,因為上帝都用了「方舟」——也就是tebah,拯救了他們。跟隨摩西離開埃及的百姓,是創世記最初的聽眾。當他們穿越曠野,艱難地度過旅途中的一切混亂時,挪亞和摩西身世間的這份連結,會使這則洪水的故事更鼓舞人心。

上帝創造世界時,首先使世界成為宜居之地(1章3-19節),再以各樣的活物充滿大地(1章20-31節)。現在,因方舟而獲救的人類和動物,再度定居於這個世界,「凡有血肉的活物……在地上多多滋生,大大興旺」(15-19節;同時參1章22、28節)。

挪亞為上帝築了一座壇,並在其上頭獻祭,表達感恩(20節)。這個自發的敬拜舉動,對上帝而言是「馨香之氣」。上帝對此回以美好的應許:再也不用洪水摧毀世界,即使人類此後依然繼續犯罪(21節)。我們再一次看見上帝因我們的回應而感動。祂渴望與我們真誠地交流——像父親與兒女之間的相處。祂期望我們因祂的言行而改變,祂也會因我們感恩的舉動與展現出榮耀祂的信心而喜悅。

8章是用上帝的應許作為結尾,祂應許「只要地還存留」,季節的運行與時間運轉就會永不止息地進行(22節)。儘管貪婪自私的人類社會破壞了自然界,尤其是在近代,但我們確信,上帝會維持自然界應有的穩定運行,如地球的運行和自轉、以及使農業得以進行的氣候週期。

耶穌教導我們:上帝如父親般照顧我們,祂祝福好人也祝福歹人(馬太福音5章45節);這個教導便源於創世記,這個真理直到今日,都是清楚可見的。若非上帝維持自然界的模式和週期循環,人類的任何技術或聰明智慧都無法為萬物提供一絲的生存機會!


反思:

思考一下挪亞蒙上帝拯救之後的回應。他的舉動說明了他有什麼想法和情感?與你對上帝的回應相比,兩者有什麼不同?

現今有許多人擔心氣候變遷與可能引發的效應。關於這一點,22節提到上帝應許要維持地球的運行,這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安慰?

留言

筆記


writer1

作者簡介

蒲艾豐(Ivor Poobalan)自1998年以來一直擔任斯里蘭卡可倫坡神學院的院長。他持續著例行的講道、教學和寫作,並在國際會議上發表演說。他和妻子丹妮莎有兩個女兒,同時也是幸福的祖父母。

此作者的天路系列著作

天路系列由靈命日糧事工製作及出版。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變得易懂、易得。

權利和權限  |  條款和條件  |  隱私政策

我們使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爲你提供更好的網絡瀏覽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你同意這項使用方式。 按此瞭解我們使用cookies的詳情並瞭解清除cookies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