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1-11章
作者: Ivor Poobalan研究人類團體與社會的文化人類學者,大致將文化分成三類:恐懼與權力的文化(fear-power cultures)、罪疚與清白的文化(guilt-innocence cultures)、榮譽與羞恥的文化(honor-shame cultures)。1許多現代社會都是罪疚與清白文化,透過法律和規範來管理。然而,舊約聖經中,榮譽與羞恥的文化才是主流文化價值。這幫助我們理解18-28節,關於挪亞故事的最後一部分他與兒子含之間的事件。
上帝後來賜給以色列人的十誡,其中一項清楚地告訴他們該如何對待父母:「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埃及記20章12節)。這項命令沒有任何前提,意即父母不需要做任何事博得這份榮耀。因此,生活在榮譽與羞恥文化中的人,更容易理解含的行為嚴重違反已建立好的準則。挪亞既是長輩又是父親,他的文化賦予像他這樣的人純粹的尊榮。但含到底做錯了什麼?
就在這新世界的第一家庭離開方舟、接受上帝賜福,重新定居並再次管理全地這個振奮人心的時刻後,我們立刻在18-28節看見另一次人類的「墮落」。挪亞喝醉,裸身躺在他的帳篷裡。最小的兒子含看見父親羞恥的模樣,決定去告訴他的兄弟這件事,卻沒有做任何事維持挪亞的名譽(20-22節)。對照含與另外兩位兄弟的行為,就可以感受到含不尊重父親。他的兄弟仔細遮蔽父親的裸體,甚至倒退走進挪亞的帳篷,把眼睛撇開「就看不見父親的赤身」(23節)。
含的行為產生嚴重且長期的後果。這個新的生命階段,以「上帝賜福」(1節)作為開始,卻悲傷地以挪亞的咒詛作為結束(25節)。奇妙的是,挪亞直接咒詛了孫子迦南而非含。雖然聖經學者無法解釋他為何如此,他們卻發現這個咒詛只侷限在含的四個兒子之一;而古實、麥西、弗都倖免了(參10章6節)。這可能暗示著為什麼亞伯拉罕的後裔(來自閃的分支),最終勝過了迦南人,獲得他們的土地(參出埃及記6章4節)。迦南受到咒詛要成為親族的奴僕,聖經經文一再重複強調這個咒詛(25-27節)。
雖然挪亞喝醉的故事,主要是為了強調他放在迦南身上的咒詛,但創世記的作者並沒有為挪亞的行為找藉口。聖經簡短生動地記載了喝醉的挪亞,描繪出他瞬間不光彩的舉止,這與6章9節與7章1節中給予他的表揚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1 請參考HonorShame這個網站關於認識罪咎、羞恥與恐懼文化的內容,可以點選以下網址:
https://honorshame.com/understanding-guilt-shame-fear-cultures/。
列出你生命中應當尊榮的對象。今天,你可以做哪些事來尊榮他們?
儘管含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挪亞也不能為自己的舉止找藉口。有哪些行為或態度,可能會損害我們作為父母或長輩的尊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