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下
作者: Philip E. Satterthwaite在古代的近東地區文化中,國王建立聖殿可能要尋求諸神的許可。若是得到了許可(或許是藉由祭司得到許可)並建立聖殿,則是代表神明會祝福這個國王統治的象徵。在當時,興建聖殿是使皇室王朝能合法化接續的一種方式。
約櫃現在被安放在耶路撒冷,大衛提議為它建造一座聖殿,以表示對上帝真誠的委身,實則「耶和華的約櫃」不應該留在幔子裡(歷代志上17章1節)!上帝的默示臨到先知拿單,給了大衛否定的答案(歷代志上17章4-14節),就是:大衛不可建造殿宇。毋庸置疑,上帝興起大衛為王,而大衛大勝敵軍,為以色列人的土地帶來新的保障。但是這一切都是上帝的作為,所以應該是上帝為大衛建立「家室」,而非大衛為上帝建立聖殿。
大衛心裡想著要獻給上帝一座實體的殿宇,然而上帝想要的卻是另一種殿堂:王朝——一個由大衛的後裔所統治的以色列國。大衛的子孫將為上帝建立一座聖殿;這將是他的國位堅定的標誌(歷代志上17章12-14節)。這種作法有異於古代近東地區的承襲制度。雖然大衛沒有獲得建立聖殿的許可,上帝卻應許他一個王朝;為了以色列,祂將大大祝福大衛的後裔,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歷代志上17章12、14節)。
上帝對大衛的應許標示了以色列歷史的一個轉捩點。在流亡的黑暗時期,上帝的應許成了希望的燈塔,這解釋了為什麼許多先知預言都提到了大衛(以賽亞書9章2-7節;耶利米書23章5-6節;以西結書37章24-28節)。
大衛對上帝的恩惠充滿感恩(歷代志上17章16-22節)。他引述了上帝口中的「直到永遠」:祢使以色列人作祢的子民,「直到永遠」(17章22節);願大衛的後裔治理以色列,「直到永遠」!(歷代志上17章23、27節)經文又記載:願祢的名「永遠豎立」,使得人看到以色列便說萬軍之耶和華是以色列的上帝!(歷代志上17章24節)大衛認定上帝的心意大過他自己的意念,甚至大過以色列;上帝的最終心意是為萬國帶來祝福。
歷代志作者寫作的年代,距離大衛支派統治以色列各地的時代約兩百年,但他並未淡化上帝對大衛的應許。上帝宣告:大衛家與他的國就是「我的家和我的國」(歷代志上17章14節)。透過大衛,歷代志作者堅定地認為,上帝的應許恆久不變、意義深遠。
可想而知,與歷代志作者同一時代的人是如何受大衛的禱告:「照祢所說的而行」(歷代志上17章23節)所激勵。耶和華啊,求祢使我們恢復為祢的子民;恢復大衛的血統。恢復祢的殿宇和祢的國(歷代志上17章14節)。
(今日的內容可以另參撒母耳記下7章)。
從歷代志上17章18-29節中可知,大衛立即接受他的後裔將會為上帝建立聖殿的事實。無論是接受上帝的呼召去行,或接受上帝的呼召離開,讓別人去行,請分享,認識你在上帝旨意中的角色有多重要?
新約的作者們相信上帝對大衛的應許,最終在耶穌身上實現,如經文記載:「大衛的子孫耶穌」,耶穌就是那個應許,帶給全民救贖(馬可福音10章47-48節;羅馬書1章3-6節)。耶穌是大衛的子孫,也是掌管你的王,這對你來說具有什麼意義?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