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下

作者: Philip E. Satterthwaite

第33日


一個精明能幹、功成名就又敬虔的國王會偏離正道嗎?今天的經文以極度的肯定回答了這個問題。所謂「敗壞之先,人心驕傲」(箴言18章12節)。驕傲可以摧毀一個人。

國家的強盛導致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華。

烏西雅登基的時候才十六歲,那時亞瑪謝還活著。經文上說:「烏西雅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父親亞瑪謝一切所行的」(歷代志下26章4節)。事實證明,烏西雅在治理國家方面,比亞瑪謝更為成功。

亞瑪謝打敗了以東人,烏西雅乘勝追擊,收回靠近紅海的以祿,又重新修建城邑(歷代志下26章2節)。上帝幫助他攻擊非利士人、阿拉伯人和米烏尼人。他把猶大的邊界進一步向西及向南延伸,在非利士的領地上建立了許多城邑;亞捫人給他進貢;他的名聲遠傳至埃及(歷代志下26章6-8節)。他修築鞏固耶路撒冷的城牆,又在曠野建築望樓和鑿井築池,致力畜牧業的發展。在他的治理下,農業和葡萄產業蓬勃發展,因為「他喜悅農事」(歷代志下26章10節)。

烏西雅的軍隊訓練有素,軍律嚴明,裝備精良(歷代志下26章11-14節)。他又使巧匠做機器,用以射箭和發石,並安在城樓和角樓上,藉此防禦耶路撒冷(歷代志下26章15節)。

短短幾年,烏西雅就坐擁一個長久治安又富強興盛的王朝,它標榜著一個戰績彪炳、擁有規畫精細的城市和社會組織完整的王國:物產豐饒,兵強馬壯。亞瑪謝當政時所造成的破壞大多都被修復了;烏西雅確實是一個有智慧又精力充沛的領袖,足以媲美約沙法。

然而,國家的強盛導致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華(歷代志下26章16-20節)。傳統上,只有祭司可以在聖殿中服事,但是烏西雅強行入殿,要在香壇上燒香,仗著自己的成就,以為自己可以履行祭司與國王的雙重任務。大祭司亞撒利雅和其他八十個祭司阻擋烏西雅,對他說:你行這事,耶和華必不使你得榮耀。烏西雅就向祭司發怒,然而他發怒的時候,額上突然發出大痲瘋,成了耶和華降災於他的一個明證(民數記12章)。現在他成了不潔淨的人,眾祭司就催他出殿,當下他巴不得快快離開。

烏西雅的餘生住在別的宮裡,因他的疾病與耶和華的殿隔絕。他的兒子約坦在他的暮年接替他,管理家事,治理國民(歷代志下26章21節)。烏西雅死後葬在靠近王陵的田間,但是不能與他的列祖同睡,因為他罹患了不潔淨的大痲瘋(歷代志下26章23節)。對一個有這麼多成就的國王來說,這是何其可悲啊!

約坦繼續烏西雅的政策(歷代志下27章1-5節):對內強化防禦功能,在耶路撒冷和猶大各地建築營寨和高樓;對外成功降服亞捫人。因為他謹守耶和華的律法,所以日漸強盛的權力沒有讓他偏離正道(歷代志下27章6節)。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父烏西雅一切所行的,只是不入耶和華的殿。我們可以這麼說,從約坦身上可以看到烏西雅的能力,卻不見烏西雅的愚昧。

像約坦對上帝如此信實的國王自然能為子民帶來美好的祝福,然而這樣的國王也不能保證他的子民都能信守耶和華的約定。經文上提到:「百姓還行邪僻的事」(歷代志下27章2節)——或許這指的是他們持續在高壇上祭拜偶像。這個不祥的提示為接續王位的亞哈斯埋下了伏筆。


反思:

約阿施、亞瑪謝和烏西雅的為王之路迥然不同,但是都循著一個相同的模式:順服上帝,上帝就使他亨通,悖逆上帝,審判將繼之而來。歷代志作者強調,信實守約才是值得追尋之路,悖逆偏離正道則須避之唯恐不及。你是否可以舉例說明這是一個不變的真理( 正面或負面的例子皆可)?

成功導致驕傲,而驕傲則導致悖逆。我們該如何裝備自己,以對抗驕傲帶來的危險?

留言

筆記


天路系列由靈命日糧事工製作及出版。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變得易懂、易得。

權利和權限  |  條款和條件  |  隱私政策

我們使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爲你提供更好的網絡瀏覽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你同意這項使用方式。 按此瞭解我們使用cookies的詳情並瞭解清除cookies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