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1-11章
作者: Ivor Poobalan2019年12月首度確認新冠肺炎時,許多人以為這只是地區性的疾病。不幸的是,病毒擴散到全世界,到2020年,已經成為席捲全球的大規模流行病。這病毒導致經濟停滯,數百萬人死亡,更衝擊了數億人的生活。病毒的擴散似乎完全失控。
同樣地,創世記有個重要的主題,就是罪惡的升級與蔓延。如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初期,伊甸園的墮落也只是個開始;世界上的罪惡嚴重程度將迅速升級,直到受造萬物達到道德崩壞的臨界點(參6章5節)。隨著世界上第一個人類家庭的不斷擴大,情況持續惡化,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今日的閱讀經文談到人類第一個家庭的開始。一聽見兩個兒子出生這愉快的好消息,我們就立刻看見罪抬起醜陋的頭。該隱和亞伯有不同的職業,因此他們各自以與自己職業相關的供物來敬拜上帝。該隱獻上的供物來自地裡的收成,亞伯的供物來自他的羊群。但上帝「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4-5節,強調字為作者所標示)。
不論蔬菜還是肉類,都被視為可接納的供物(參利未記2-3章),因此上帝看待這兩份供物有所不同,原因可能就在於他們獻給上帝時的態度和供物的品質。4-5節提到亞伯獻上「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參利未記3章3-5節),但該隱只獻上「地裡的出產」。約翰一書3章12節稱亞伯的行為是善的,卻稱該隱的行為是惡的。亞伯展現他的信心,竭盡所能獻上最好的供物,討上帝喜悅,但該隱只是盡了義務。
當該隱的供物被拒絕時,他並未反省自己的行為,還「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5節)。我們從該隱的反應看見罪已經內化在他心中,成為他本性的一部分。神學家稱此為「原罪」,或我們的「墮落狀態」(參羅馬書5章12-21節)。
上帝問該隱一連串的問題,警告他的行為很危險(6-7節),溫柔地勸他:「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該隱必須抉擇,不是轉頭遠離罪這隻怪物,就是被罪控制。而上帝希望他抵擋罪:「你卻要制伏它」(7節)。
雖然我們生活在墮落的世界,上帝的道德倫理標準卻很清楚。我們必須小心自己的罪性,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我們可以屈服於自己的罪性,或者有意識並謹慎地努力抵擋罪的誘惑。
關於敬拜上帝,該隱與亞伯的故事教導了我們什麼?
該隱可能因為哪些原因生氣?別人偏心地拿你和別人比較時,你會如何反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