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9-16章
作者: Robert M. Solomon耶穌的敵對者嘗試用更多的難題來陷害祂。雖然沒有任何人能夠指導或幫助祂,但耶穌完美地處理祂所面對的情況。
宗教領袖派了法利賽人和希律黨的人「要就著祂的話陷害祂」(13節)。這兩個團體原本因為原則及價值觀衝突而互相敵對。一方在文化及宗教上極度的保守,另外一方則是採自由路線。現在他們卻找到了共同的敵人,攜手對付耶穌。
他們問耶穌猶太人應否納稅給羅馬政府?他們清楚有些猶太人拒絕納稅給羅馬政府,因為那表示他們接受自己臣屬於羅馬帝國,他們企圖藉此將耶穌逼到兩難的角落。他們提出答案只能二選一的問題,目的是讓耶穌無論怎麼回答——順服或反抗羅馬政府——都會遭遇麻煩。他們先假意奉承耶穌,說:「我們知道祢是誠實的,什麼人祢都不徇情面」(14節)。
耶穌看穿他們的偽善,問他們為什麼要陷害祂(15節)。在場的每個人都知道這是個難題,並等著看祂如何處理。耶穌向人要了一枚羅馬錢幣,然後祂問在場的人錢幣上面的像是誰的?當他們回答說是凱撒的,耶穌就說:「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17節)。現場民眾必定興高采烈,甚至爆出掌聲,因為耶穌完美地回應了刁難祂的問題,擊敗了要陷害祂的人。
但這裡還有更重要的課題,就如同錢幣上有凱撒的像在上面,人類的靈魂有上帝的形像在裡面。我們都是按著上帝的形像受造的(創世記1章26節),雖然這個形像已經被破壞了,但仍然時時提醒我們,我們屬於上帝,不是屬於自己或其他任何人。當我們認知這一點而將自己交回到上帝手中,上帝會藉著祂的兒子施恩,在我們裡面動工,在我們的身上重建祂的形像(羅馬書8章29節;哥林多前書15章49節)。與其談論政治問題,那些質問耶穌的人更應該思想自己的靈魂是否得救,以及自己與上帝的關係。
我們如何從耶穌的榜樣中學到超越世俗的問題,進而更深入地探討屬靈真理?關於處理人們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培養敏銳的屬靈洞察力?
在今天的社會,我們應該如何運用聖經中所提到關於羅馬錢幣的教導?歸給凱撒的是什麼,歸給上帝的又是什麼?我們如何確實做到「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12章17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