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9-16章

作者: Robert M. Solomon

第26日


客西馬尼這個名詞的意思是「橄欖榨」,也就是榨橄欖油的地方。這個名字完全能夠詮釋耶穌在準備面對十字架前內心所受的強烈苦楚。一個即將面對死亡的人,腦海中必定會浮現無數的念頭,包括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即將結束的在世旅程。把人釘在十字架上是羅馬帝國殘酷的刑罰,目的是讓人陷入極端的恐懼。這種刑罰的野蠻程度超越人的想像,耶穌必須去面對它,但令耶穌感到極其難過的,並不僅是身體的殘酷痛楚以及十字架上的公開羞辱。

我們需要放棄自己的意願,並遵循上帝的旨意到什麼程度呢?我們必須捨棄自己,背起十字架來跟隨耶穌(路加福音9章23節),除此以外沒有別的路。

祂的靈魂「甚是憂傷,幾乎要死」(34節),因為祂將面臨無可比擬的苦楚,在十字架上承擔全世界的罪惡(哥林多後書5章21節)。有誰能夠明白這樣讓人難以承受的體驗?此外,祂必須要面對上帝的憤怒,因為祂背負著全世界的罪惡。最後壓倒祂的,是十字架上讓人無法想像、精神上的痛苦(34節;參希伯來書5章7-8節)。

耶穌連續三次哀求天父撤去這個杯(參以賽亞書51章17節;耶利米書25章15節),但祂也知道,若非藉著十字架,就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拯救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罪人。所以祂三次都強調祂願意順服天父的意思。在祂整個人生中,祂都在尋求並遵行上帝的旨意(約翰福音6章38節,8章28-29節;希伯來書10章7節),到最後「存心順服以至於死」(腓立比書2章8節)。我們需要放棄自己的意願,並遵循上帝的旨意到什麼程度呢?我們必須捨棄自己,背起十字架來跟隨耶穌(路加福音9章23節),除此以外沒有別的路。

陪同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三個門徒——彼得、雅各及約翰,讓耶穌失望了,他們沒能夠提供耶穌陪伴與安慰。耶穌要他們等候並保持警醒(34節),但他們卻睡著了。耶穌連續三次發現他們睡著,就在耶穌才告訴彼得他們將面對極大的試探後,他們還是睡翻了。不禱告是落入試探的主要原因。「他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38節)這是何等大的對比:耶穌痛苦地伏在地上禱告,而門徒卻蜷縮在地上熟睡!究竟誰能與耶穌一同警醒禱告呢?


反思:

試想耶穌在客西馬尼園預見自己將死在十字架上時的感受。倘若是你,會有什麼感受?花點時間感謝耶穌為你承受的一切。

為了成就上帝的旨意,你願意放下個人的心願、渴望和掛慮嗎?什麼是攔阻你這麼做的最大挑戰與阻礙?你如何透過禱告更加倚靠上帝?

留言

筆記


writer1

作者簡介

蘇諾銘博士(Dr. Robert M. Solomon)於2000年至2012年間擔任新加坡衛理公會會督。退休後,他受邀至世界各地擔任特會講員及授課。他著書超過40本,包括《忠心到底》、《鍥而不捨的上帝》、《人生是一場賽跑》、The Conscience、The Sermon of Jesus等等。

此作者的天路系列著作

天路系列由靈命日糧事工製作及出版。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變得易懂、易得。

權利和權限  |  條款和條件  |  隱私政策

我們使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爲你提供更好的網絡瀏覽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你同意這項使用方式。 按此瞭解我們使用cookies的詳情並瞭解清除cookies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