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9-16章

作者: Robert M. Solomon

第30日


相較於幾天前祂騎著驢駒光榮進城,耶穌遭受到非常不同的待遇(11章7-10節)。這次,狠心的士兵鞭打祂(15章15節),這是難以想像的疼痛酷刑,罪犯被打得皮開肉綻幾乎死去。然後他們拿「猶太人的王」這個頭銜嘲諷祂(17-18節)。

除了身體上的疼痛苦楚,耶穌還必須受到因祂死而得利的人的侮辱。

祂出生後沒多久,就有東方的博士來拜祂(馬太福音2章2、11節),但現在這些粗魯的兵丁卻在祂血肉模糊的背上披上紫袍(紫色代表皇家),並將荊棘冠冕戴在祂頭上(17節)。他們持續打祂的頭,又對祂吐口水,並假意對祂跪拜來戲弄祂(19節)。祂全身是血,慘不忍睹,然後他們從祂流血的背上將紫袍扒下。

他們帶著耶穌到城外名為各各他的小山丘上,要將祂釘十字架 (22節),在路上,他們強迫古利奈人西門,也是魯孚的父親(21節;可能就是羅馬書16章13節裡面的同一個魯孚),來幫受到酷刑折磨已經極度虛弱的耶穌背十字架。他們拿酒給耶穌喝來減輕祂的痛苦,但耶穌拒絕了(23節)。他們在巳初(上午九點)的時候,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然後拈鬮要分祂的衣服(24節;詩篇22篇18節曾預告此事,這也表示他們將耶穌的衣服脫下讓祂受到更大的羞辱)。他們將祂的罪名寫在牌子上,上面註明:「猶太人的王」,然後掛在十字架上。這個牌子比他們意圖的具有更深的意義。

兩個強盜被釘在祂兩旁(27節;以賽亞書53章12節),祂成為經過的人及宗教領袖嘲諷的對象(29-31節;參詩篇22篇7節)。他們挑戰祂救自己並從十字架上下來,就可以證明祂是祂所說的那位。但耶穌讓自己留在十字架上,拯救了那些人也拯救我們每一個人;或許過程中還克服了撒但在這些嘈雜挑釁背後的低語試探。

祂可以帶著天堂的權柄從十字架上下來,但那將是我們的終了,因為若我們沒有得到救贖主的救贖,就註定進到地獄。除了身體上的疼痛苦楚,耶穌還必須受到因祂死而得利的人的侮辱。連一起被釘十字架的強盜都譏諷祂(32節;不過後來有一位悔改了,參路加福音23章40-43節)。


反思:

耶穌為了我們,並沒有施展祂的大能,反倒是選擇承受暴行與羞辱。我們是否願意為了祂如此忍受?是什麼成為我們這麼做的最大攔阻?

思想耶穌為我們承受的一切。將你的心思意念化為禱告,並在今天花點時間,向祂獻上感謝。

留言

筆記


writer1

作者簡介

蘇諾銘博士(Dr. Robert M. Solomon)於2000年至2012年間擔任新加坡衛理公會會督。退休後,他受邀至世界各地擔任特會講員及授課。他著書超過40本,包括《忠心到底》、《鍥而不捨的上帝》、《人生是一場賽跑》、The Conscience、The Sermon of Jesus等等。

此作者的天路系列著作

天路系列由靈命日糧事工製作及出版。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變得易懂、易得。

權利和權限  |  條款和條件  |  隱私政策

我們使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爲你提供更好的網絡瀏覽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你同意這項使用方式。 按此瞭解我們使用cookies的詳情並瞭解清除cookies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