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9-16章

作者: Robert M. Solomon

第31日


從中午開始到下午三點,全地都黑暗了(33節),彷彿因為全能的創造者被祂罪惡的受造者殺害這駭人的景象,連天堂的光都滅了(參阿摩司書8章9節)。背負著我們罪惡的重擔,耶穌用亞蘭語大聲喊叫:「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34節;詩篇22篇1節)祂經常稱呼天父為「阿爸父」,但現在祂站在人類罪惡的一方,承擔所有罪惡的後果——與上帝分離。有人試著拿醋給祂喝,以減輕祂的痛苦及乾渴(36節;詩篇69篇21節)。接著在大聲喊叫之後,耶穌斷了氣。

這時聖殿裡面覆蓋在至聖所上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38節),帶來一條直通上帝的新路徑(希伯來書10章19-20節)。

這時聖殿裡面覆蓋在至聖所上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38節),帶來一條直通上帝的新路徑(希伯來書10章19-20節)。在這之前,只有大祭司每年一次可以進到幔子後方。在聖殿服事的祭司必定看到這難以置信的景象;這或許是後來「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的原因(使徒行傳6章7節)。羅馬百夫長對於耶穌的死印象深刻,他說:「這人真是上帝的兒子!」(39節)

雖然所有男性門徒都逃走了(除了約翰以外,參約翰福音19章26節),但許多跟隨耶穌的婦女都在場,其中包括抹大拉的馬利亞,另一個馬利亞以及撒羅米(40節)。沒有刀劍、沒有其他的幫助,這些婦女憑藉勇氣以及真愛,淚眼婆娑地陪伴耶穌。

因為安息日即將到來,所以必須在太陽下山前將死人埋葬。有一個人名為亞利馬太的約瑟,他本身是公會的議士,也是耶穌的祕密門徒(43節;約翰福音19章38節);他並不贊同眾人將耶穌判處死刑(路加福音23章51節)。現在他大膽地來見彼拉多,要求耶穌的身體,要埋葬祂。

他與法利賽人並且可能也是耶穌信徒的尼哥德慕一起(約翰福音3章1-8節,19章39-40節),他們將耶穌的身體放進約瑟擁有的一個新墳墓中。這也實現了以賽亞書53章9節的預言,因為約瑟是一個財主(參馬太福音27章57節)。一塊大石被滾來擋住墓穴,兩位馬利亞來記住墓穴所在的位置。為什麼馬可會記載這些細節呢?因為這將讓我們準備好迎接即將發生的事情。


反思:

你覺得聖殿的幔子從上到下裂開(38節)具有什麼重大的意義?閱讀羅馬書5章1-2節,你會如何行使與上帝直接相交並連結的特權?

從婦女們身上以及約瑟留下來埋葬耶穌的勇氣中,你學到什麼功課?你要如何運用在生活中?

留言

筆記


writer1

作者簡介

蘇諾銘博士(Dr. Robert M. Solomon)於2000年至2012年間擔任新加坡衛理公會會督。退休後,他受邀至世界各地擔任特會講員及授課。他著書超過40本,包括《忠心到底》、《鍥而不捨的上帝》、《人生是一場賽跑》、The Conscience、The Sermon of Jesus等等。

此作者的天路系列著作

天路系列由靈命日糧事工製作及出版。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變得易懂、易得。

權利和權限  |  條款和條件  |  隱私政策

我們使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爲你提供更好的網絡瀏覽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你同意這項使用方式。 按此瞭解我們使用cookies的詳情並瞭解清除cookies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