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書

作者: Philip E. Satterthwaite

第17日


今天的經文將聚焦於以下的問題:「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6章12節)因此不斷出現「強如」、「勝過」等字眼(1-2、3、5、8節)。傳道者很清楚生活可以過得很有智慧,也可以過得很愚昧。當然智慧也有其極限(1章18節,2章13-15節),但智慧的行動方針仍是比其他的好。

所以這是哪一類的智慧呢?在本質上,傳道者鼓勵我們對生命要存有務實的態度。如果智慧能夠讓我們面對事實——雖然可能是我們不想面對的事實,那麼智慧對我們就有極大的幫助。

為了要探究智慧及愚昧的差別,傳道者運用一種傳統的格式:一段如箴言內容的銘言。雖然這種格式很傳統,但文字的內容卻是跳脫傳統,甚至是難以理解的。你必須嘗試搞清楚這些內容的本意,毫無疑問地,這就是傳道者的意圖。

為什麼「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7章1節)?或許8節的經文:「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表達了作者的本意。智慧必須拉長時間來看,才能確認是真的智慧。拉長就如同香水可能失去香味,你也可能因為後來的愚昧或惡行而失去原有的好名聲(7節)。如果你希望人人記得你是公義的(箴言10章7節),你就必須至始至終維持自己的公義,堅持到人生的最後一刻;你的好名聲才能得到確保。從這個角度來看,「人死的日子」並不是壞事!

同樣地,不愉快的經驗可能讓人「面帶愁容」(3節),但卻可能「使內心得著好處」(3節,新譯本),因為我們的性格因此得到成長(希伯來書12章4-11節)。長遠來看,那些讓我們感到不愉快的事,卻有可能使我們得到益處。傳道者在5節也傳達出類似的觀點。

更重要的是,傳道者希望我們能夠反思人類必定會面臨的死亡問題(2、4節)。他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必須避免去酒吧或夜店,然後天天往殯儀館跑。傳道者在前面的2章24-26節,很清楚地表示:只要是適當的,並帶著感恩的心,他並不反對享受飲食。傳道者明確表示的是:不要成為逃避現實的人;不要用空洞的宴樂使你忽略聽起來刺耳的忠告(5節),或讓自己忘了人類終須面對死亡的事實。因為一切終究會是虛空的(6節)。

所以這是哪一類的智慧呢?在本質上,傳道者鼓勵我們對生命要存有務實的態度。如果智慧能夠讓我們面對事實——雖然可能是我們不想面對的事實,那麼智慧對我們就有極大的幫助。

所以,誰知道怎麼樣才是對一個人有幫助的?答案是傳道者。透過他看似難解但卻非常務實的智慧之言,我們可以得到幫助。


反思:

現今世界充斥著各種不同的娛樂。當然偶爾讓自己放鬆去享受這些娛樂,並不見得是錯的;但在什麼情況之下,放鬆可能導致危機,讓人逃避現實?

你曾經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反思過自己的生命?這樣做帶給你什麼樣的影響?請試著分享你的經歷。

留言

筆記


writer1

作者簡介

薩斐立(Philip E. Satterthwaite)於1998年開始在新加坡的聖經神學研究學院(Biblical Graduate School Of Theology)教授舊約和聖經希伯來文課程,同時也在2011年至2019年擔任該校的校長。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舊約歷史和舊約智慧書。

此作者的天路系列著作

天路系列由靈命日糧事工製作及出版。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變得易懂、易得。

權利和權限  |  條款和條件  |  隱私政策

我們使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爲你提供更好的網絡瀏覽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你同意這項使用方式。 按此瞭解我們使用cookies的詳情並瞭解清除cookies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