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記
作者: Sim Kay Tee每當有人要求我們貢獻自己的時間、心力或資源時,我們常會問:「這對我有什麼好處?」這個問題就像潛意識裡的咒語一樣,驅使並且左右我們所做的許多決定。
這位更近的至親同意要贖回拿俄米的土地,因為這對他自己有好處。以便宜的價格贖回一片土地,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拿俄米已經沒有兒子或孫子可以繼承土地,所以這片產業很快就會變成他的。養活一位年老的婦人也不會花太多錢,而且她很快就會過世了。即使他必須娶拿俄米,拿俄米也早已過了生育的年紀。他贖回這片土地是穩賺不賠的;不只如此,這件善行更會提升他在整個社群裡的公眾形象和聲望。
但是除了贖回土地之外還有別的義務。這關係到兩位寡婦,不只是一位。波阿斯提醒這位至親,產業和後裔是不可分開的,贖回家族土地的同時也要確保延續家族的命脈。因為這位至親被要求「接受摩押女子路得」(5節),這一點就改變了一切。這位更近的至親明白迎娶路得所帶來的影響。這片田地固然是財產,但是路得卻是一個累贅。
這位至親考慮到迎娶路得所帶來的財務負擔。首先,他必須扶養路得和這段婚姻所帶來的所有孩子。路得與拿俄米不同,她還年輕,可能比他自己還年輕,他肯定得長時間照顧路得。第二,路得生下的第一個兒子在法律上算是瑪倫的兒子,而不是他自己的兒子(4章10節)。當這個兒子成年後,那片贖回來的土地就會回到瑪倫的家族名下。第三,這位長子也有資格從他自己的產業繼承一份;而如果這個和路得所生的兒子是他惟一的兒子,那他自己的產業將會變成以利米勒的後裔所擁有,而他自己的家譜將到此為止。第四,波阿斯刻意強調他必須娶的是一位摩押女子(5節)。或許這位至親很在乎正統或血統,不願意娶外國人;也或許拿俄米的兩個兒子和摩押女子通婚後都相繼死亡,使得他不願意娶摩押女子路得。
贖回一塊地是一項很好的投資,但是為兩個寡婦擔起家族責任,還要娶其中一個外邦寡婦,並且讓別人的孩子繼承自己剛買的土地,就會「於〔他〕的產業有礙」(6節)。這位至親便告訴波阿斯:「你可以贖我所當贖的,我不能贖了」(6節)。我可以想像波阿斯大聲歡呼:「讚美主!我的禱告得到回應了。」
這件事情至此有兩個正面的結果。第一,這位至親拒絕承擔贖回產業的家族責任,更顯出波阿斯對這兩位寡婦的仁慈和慷慨。
第二,我們就快要聽到婚禮的鐘聲了。不是所有的生命故事都會有這樣皆大歡喜的結局的;但是這則故事提醒了我們,上帝還正在撰寫最後的篇章。
當有人請你幫忙教會事工時,你上一次問「這對我有什麼好處」是什麼時候?
上帝是否有要求你為照顧家庭承擔起額外的責任?你如何回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