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提反在公會——猶太人的最高法院的論述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司提反明確地表示,上帝是不受區域局限的。
- 2-16節:先祖、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上帝在以色列歷史中的存在。
- 17-43節:摩西和律法;回應褻瀆摩西的指控。
- 44-50節:聖殿;褻瀆上帝的指控。
司提反回顧以色列的歷史,指出以色列不斷拒絕上帝的使者,最終謀殺上帝的義者(52節),這段內容與詩篇78篇和107篇相似:
- 2-16節:重申上帝與以色列先祖的立約關係;即便如此,他們仍拒絕了約瑟(9節)。
- 17-43節:以色列人拒絕聽從摩西(27-29節)並背叛他,他們鑄造金牛犢(41節)。司提反被控褻瀆摩西,但在歷史上以色列卻棄絕了摩西(39節)。
- 44-50節:提到敬拜的場所。雖然所羅門王為上帝建造了聖殿(47節),但聖經中從來沒有提到上帝被局限於一個地方(49-50節)。整個世界都是上帝的殿(以賽亞書66章1-2節),所羅門王也這麼說(歷代志下6章18節)。司提反的控告者們過於重視人手所造的聖殿,因此他們抗拒聖靈(51節),並拒絕先知的預言:上帝藉著聖靈住在人們的心裡。
司提反明確地表示,上帝是不受區域局限的。祂在美索不達米亞與亞伯拉罕同在(2節);在埃及與約瑟同在(9節);在西乃山與摩西同在(30節)。祂不受金牛犢、會幕或聖殿局限——上帝是無處不在的,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朝見上帝。
至於褻瀆摩西的罪名,以色列人因著過去不聽從、棄絕摩西所傳的律法,以致得罪了上帝;而有關褻瀆上帝的罪名,以色列不僅將上帝局限於聖殿中,同時還拒絕上帝真正的聖殿——主耶穌,因為藉著耶穌,人才能與上帝相遇。
司提反譴責猶太人與未受割禮的人無異——一樣固執、頑梗、不知悔改(51節)。儘管他們領受了上帝的律法(52-53節),卻不斷拒絕上帝的使者。這段話應該是被告為自己申辯的內容,但正如彼得和約翰在公會前受審的情況(4章),司提反卻成了進攻的一方,指控他的人反過來被他指責。
路加為什麼以這麼長的篇幅記載這段話呢?可能有兩個原因:首先,司提反的殉道標記了福音廣傳給外邦人的開始。其次,面對猶太人的對抗,我們看到捍衛基督信仰的典範。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