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
谷德維
關鍵經文: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后是希臘人。因為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馬書1章16-17節
羅馬書概論
保羅很可能在公元五十七年前後撰寫羅馬書,時間接近他第三次宣教旅程的尾聲(使徒行傳18章23節至19章41節),地點則可能是哥林多城。
此書信曾被指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神學文獻。保羅在其中勾畫出基督徒信仰的核心,也闡明了上帝使罪人得蒙拯救的完美計劃。保羅就「義」這重要的課題詳盡說明:人如何與上帝和好,並活出榮耀上帝的公義生命。
在這段經文中,保羅簡單地介紹了自己、他的信息及寫信的對象。
書信開宗明義指出:「僕人保羅……」在古代社會,僕人毫無權利可言,婚姻家庭均不獲承認,死了也無人在意。身為僕人實在是人間最大的悲劇。
然而,保羅卻視此稱號為榮耀標誌,因為他乃是耶穌基督的僕人。成為耶穌基督的僕人是使人得自由釋放的美事。
留意保羅1、5兩節的自述,焦點是自己如何被福音重塑及肯定。
在2-4節中,保羅則勾畫出信息的內容。基本上,福音的本質就是「我主耶穌基督」。在3節中,保羅表明耶穌的人性是真實的、絕非虛構。在4節中,他提醒我們,耶穌的神性已由其肉身復活確證無訛。
在6-7節中,保羅本着福音於讀者身上所成就的來論述。他們乃是「蒙召」(6節)、「為上帝所愛」及「奉召作聖徒的」(7節)。
在7節中,保羅並沒有用「喜樂富足」等傳統問候語,反而寫下更以福音為中心的「恩惠、平安」。在這些開場的經節中:
你如何按照福音建立在基督里的自我形象?
你是否已立志用上帝的眼光去看待他人?這會給你的人際關係帶來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