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書
作者: David Sanford在今天的經文裡,保羅敘述他對腓立比信徒的愛和感謝。他也鼓勵他們效法他的榜樣: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
首先,保羅鼓勵信徒思想他的生命歷程和教導,並身體力行,然後,他說:「賜平安的上帝就必與你們同在」(9節)。當我們以感恩的心禱告(6-7節),以及將所聽見、所領受的實踐出來,便得以經歷上帝所賜的平安(9節)。
第二,保羅對腓立比信徒差派以巴弗提帶來他們的饋贈,表示無限的喜樂。這些資助說明了:「因為你們現在又再想起我來」(10節,新譯本)。緊接著又說他知道信徒們一向關心他,只是沒有機會表達出來。
第三,保羅告訴腓立比信徒,他由衷地感謝他們的饋贈(參10節),不是因為缺乏,反之,他是因為:「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11節)。
歸信基督之前的保羅可能像其他的法利賽人一樣,是一個愛財的有錢人(參路加福音16章14節)。然而,當他成為耶穌的使徒後,屢次遭遇盜賊、動亂、牢獄及船難等等事件,喪失了他曾經擁有的財產。最終,保羅遭遇「又飢又渴、多次不得食、寒冷、赤身露體」(參哥林多後書11章23-27節)的困境。因此,保羅持續辛勤工作為了自己糊口,以及幫助有需要的人(使徒行傳18章3節;以弗所書4章28節;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1-12節;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6-15節)。
這不是一個理論,使徒保羅確實活出了這樣的生命數十年。我和妻子也有同樣的經歷。這起因於美國一場史無前例的經濟大崩盤及三家公司的不當行為,我們喪失了所有的一切,失去了公司和多年的積蓄,連家都不保了。但是因著背誦、默想和應用這四句經文(9-12節),我們並沒有被焦慮、憤怒或苦毒所吞噬。相反地,在歷經了這波打擊和後續的重建以後,我們能更深切地體會「在任何景況下都能知足」的道理。保羅能在各種困頓中活過來,我們也可以。
保羅顯然不是反對財富,他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12節)就像保羅,當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重點是敬拜、順服並為主而活,我們自然能深刻地體會到知足的意義。
如果我能夠給每一個基督徒一份贈禮,那一定是保羅這個信念:「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書6章6節)。
敬虔就是因認識上帝的屬性而感謝祂,並確信「有祂就足夠」。「足夠」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在你認識的人當中,有誰不論在何種景況下都能敬虔知足?你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什麼?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