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1-50篇
作者: Mike Raiter在我擔任過校長的聖經學院,每年年底都有「員工績效評估」,這在許多組織中相當常見。管理者可以藉此機會表揚和鼓勵表現出色的人員,並督責工作表現不佳的員工。
詩篇50篇為我們在詩篇第一部的旅程下了適切的結論。經文所描述的場景就像個法庭。主耶和華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召聚天下的人,坐在庭上觀看審判(1節),上帝是這場審判的審判者(4節),祂並未穿著長袍安靜地坐著,四圍颳起暴風,並有吞滅的烈火在祂面前(3節),令人恐懼戰兢。在祂面前受審的是以色列百姓,就是祂為自己分別出來的民(5節)。
首先,上帝對所有子民說了一段話(7-15節)。作為盟約的一部分,以色列百姓必須獻祭(參利未記1章1節-6章7節)。獻祭的必要性在於,這個外在的行動表達了內在的屬靈生命。如同某些基督教的儀式(例如:領聖餐),重要的是內心的態度,而不是外在的行為。百姓謹守獻祭的誡命,卻忘了將感恩與信靠的心,作為更美的祭獻給主(14節)。
上帝不需要我們的獻祭,但我們卻需要祂。最重要的是,上帝要的我們信靠祂,並在患難之日求告祂(參15節)。
在16-22節中,上帝直接對以色列百姓中的惡人說話。祂揭露他們的虛偽,他們口中傳說上帝的律例(16節),卻違背了禁止偷竊、姦淫和作假見證的誡命(18-20節;參出埃及記20章14-16節)。如今,他們站在上帝的法庭上被定罪。不過他們還有悔改的機會,他們要在審判來臨之前「思想這事」(22節)。
天路系列之詩篇1-50篇的研讀以上帝對祂的百姓的渴望作為總結,非常適切。首先,上帝所要的祭不是公牛或山羊,祂要的是一顆感恩的心。而詩篇49篇所描述的這位上帝,已然賜下獨生愛子作為我們的贖罪祭,更足以讓我們心懷感恩!一顆感恩的心會反應在一個人無可指摘的生活上。上帝作為我們的審判者,不是為要定我們的罪;相反地,祂在23節應許:「我必使他得著我的救恩」。
哪些基督教儀式容易流為徒具形式的宗教行為,以致我們忘卻其目的和真正的意義?
上帝在詩篇50篇中兩次提到,祂喜悅我們獻上感謝為祭(14、23節)。當我們結束詩篇1-50篇的旅程,何不花一些時間,向上帝——我們的救贖、君王和審判者表達我們的感謝和讚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