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記及尼希米記

作者: Robert M. Solomon

第30日


我認識一位長年宣教的老教授,他可以前一刻還在與人交談,下一刻就進入禱告。他不需閉上眼睛,就可以立即和上帝分享剛才與人談論的事情。事實上,上帝參與在我們所有的對話中。今天的經文教導我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禱告都應該是我們的第一個行動。尼希米凡事先禱告尋求上帝的態度,是他與上帝同行和服事有果效的祕訣。我們必須學會在聽聞消息時就代禱,遭遇難題時就禱告。

在我們的禱告中,我們是否先思考上帝是誰、我們真實的屬靈光景以及我們與上帝的關係?

我們可以仔細觀察尼希米的禱告,藉此學習如何祈禱。基督徒常被教導禱告應包含四個部分,英文可縮寫成ACTS:表達崇敬(Adoration)、認罪(Confession)、感謝(Thanks-giving)和懇求(Supplication)。尼希米的禱告內容也反映了類似的架構。

首先,他專注於上帝偉大的本相,這是我們呼求祂的原因。尼希米向「天上的上帝」和「大而可畏的上帝」(尼希米記1章5節)禱告。這些詞可以在律法書(申命記7章21節,10章17節)和詩篇(詩篇47篇2節,66篇3節,68篇35節)中找到。尼希米對上帝的認識是建立在聖經上的,這也是他禱告生活的根基。在尼希米記4章14節和9章32節中,「大而可畏」一詞重複了好幾次;尼希米也知道上帝的眼目未曾離開過祂的百姓,祂側耳聽百姓的呼求(尼希米記1章6節;詩篇34篇17節),因此他有信心禱告。

第二,認罪是禱告的重要元素。尼希米的認罪既是為個人的也是為群體的(尼希米記1章6-7節)。在禱告中,我們對上帝和自己的認識是不可少的。

第三,在禱告中強調上帝與祂百姓的盟約。尼希米提醒上帝祂與以色列的特別關係,以及祂應許幫助悔改的流亡猶太人(尼希米記1章8-9節;另參申命記4章30-31節,30章4-5節)。

尼希米本於上帝的性情、他的認罪,以及上帝與百姓的盟約,提出了一個具體的要求:「使祢僕人現今亨通,在王面前蒙恩」(尼希米記1章11節)。我們有時是否太快向上帝求,卻忘了考慮禱告的真諦?在我們的禱告中,我們是否先思考上帝是誰、我們真實的屬靈光景以及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尼希米的禱告教導我們所有禱告該有的優先次序和根基。


反思:

在認識上帝、認識自己和他人以及記念上帝應許的重要性上,你學到什麼功課?尼希米的禱告還教導你什麼功課?

列出上帝的屬性和應許,把它們放在禱告清單旁邊。請思考這兩份清單的關聯性,然後開始禱告。

留言

筆記


writer1

作者簡介

蘇諾銘博士(Dr. Robert M. Solomon)於2000年至2012年間擔任新加坡衛理公會會督。退休後,他受邀至世界各地擔任特會講員及授課。他著書超過30本,包括《忠心到底》、《鍥而不捨的上帝》、The Race、The Conscience、The Sermon of Jesus等等。

此作者的天路系列著作

天路系列由靈命日糧事工製作及出版。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變得易懂、易得。

權利和權限  |  條款和條件  |  隱私政策

我們使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爲你提供更好的網絡瀏覽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你同意這項使用方式。 按此瞭解我們使用cookies的詳情並瞭解清除cookies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