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記及尼希米記

作者: Robert M. Solomon

第33日


面對問題時,先在上帝面前安靜禱告,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往往比立刻採取公開行動好。這正是尼希米在歷經一千英里的旅程,抵達耶路撒冷後所作的決定。如同之前的以斯拉,尼希米休息了三天(尼希米記2章11節;以斯拉記8章32節);我們相信他這幾天都在禱告。然後,他開始在夜裡暗中檢查受損的城牆和城門。尼希米明白:在未了解事情始末就大張旗鼓地發表聲明、引起騷動是愚昧的。因此,他有智慧地先私下察看了受損的城牆。

尼希米明白:在未了解事情始末就大張旗鼓地發表聲明、引起騷動是愚昧的。

尼希米從西側的「谷門」開始察看,這可能是最容易進出的城門。希伯來文中「察看」(尼希米記2章13、15節)的意思是「仔細檢查」,就像醫生檢查病人一樣。當尼希米明白這座城遭受的破壞和城中居民如何不受保護時,他可能是含著淚檢視城牆的。他沿著城牆向南走到城南的「野狗井」和「糞廠門」(尼希米記2章13節),然後向北走到「泉門」和「王池」(尼希米記2章14節)。尼希米無法繼續前進,因為地上有太多碎片,他的馬無法通過。他似乎下了馬向前徒步察看,然後又騎上他的馬回到「谷門」。

截至目前為止,尼希米未將自己的計畫告訴任何人。「上帝使我心裡要為耶路撒冷做什麼事,我並沒有告訴人」(尼希米記2章12節)。現在,他已經充分了解情況、知道城牆損壞的程度、有多少重建工作要做,以及任務會有多艱鉅。他已經預備好對當地的領袖說話。

尼希米採取的行動告訴我們,在開始任何一項任務前,都需要進行明確、冷靜和實際的評估。在公開聲明和大力鼓吹一件事之前,我們必須先在上帝面前審慎尋求。最好避免浮誇的表達和說詞,因為那無濟於事。「三思而後行」、「先禱告再行動」、「先確實了解問題,再提出解決方案」;這些都是我們面對問題時很好的提醒。


反思:

為什麼在公開做某件事之前,先在上帝面前審慎尋求很重要? 我們要怎麼避免衝動行事的試探?

當其他領袖發現尼希米雖然初來乍到,卻對形勢瞭若指掌,他們會有什麼反應?

留言

筆記


writer1

作者簡介

蘇諾銘博士(Dr. Robert M. Solomon)於2000年至2012年間擔任新加坡衛理公會會督。退休後,他受邀至世界各地擔任特會講員及授課。他著書超過40本,包括《忠心到底》、《鍥而不捨的上帝》、《人生是一場賽跑》、The Conscience、The Sermon of Jesus等等。

此作者的天路系列著作

天路系列由靈命日糧事工製作及出版。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變得易懂、易得。

權利和權限  |  條款和條件  |  隱私政策

我們使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爲你提供更好的網絡瀏覽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你同意這項使用方式。 按此瞭解我們使用cookies的詳情並瞭解清除cookies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