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
作者: Gary Inrig事態開始變得晦暗。基甸把最後兩場戰役視為針對他的人身攻擊。他聚焦在自己身上,不再關心上帝及祂的榮耀,這股惡毒念頭不知不覺滲入他的行動中。
首先,我們看他對疏割及毗努伊勒採取的報復手段。基甸向這兩個城邑洩憤原本情有可原,因為他們的行為應受指摘(6、8節)。問題出在基甸的反應與疏割及毗努伊勒冒犯的程度不成比例(16-17節)。他讓自己成了爭議的源頭,把自己從「拯救者」變成了「迫害者」。在基甸追殺米甸二王的戰役中(12、18-21節),我們也看到相同的問題。原來這是為他弟兄報仇,報復私人的深仇大恨,而非崇高的民族使命或屬靈使命。基甸將上帝賜與他的勝利凱歌貶損成私人的世仇宿怨。
基甸一路走來,大有斬獲。但是,如今他正迅速偏離上帝的旨意,他的焦點也從上帝身上轉移。上帝要提醒以色列人:祂是以色列人得救的惟一源頭(7章2節),但基甸卻藉著上帝的作為滿足一己之私(參15節)。他已經種下妥協的種子,他的百姓即將收割所結的苦果。有時,最危險的時刻往往在戰後,而非戰前。
健忘是人的本性,他們竟然遺忘勝利是上帝贏得的,還試圖攬功!耶利米書17章5節警告我們,不可倚賴人的血肉之軀作為自己的力量。不幸地,這正是我們在上帝百姓當中看到的情景。以色列人忘恩負義的心態興起一個褻瀆的念頭:他們歸給基甸一個他不配得的功勳,並且擁戴他為王(22節)。
他們提出的請求超出他們的權限。以色列施行的不是民主政治而是神權政治,上帝才是他們的王,由祂挑選王位的繼承人。祂隨己意、按祂的時間為祂的百姓設立王者,這是祂專屬的特權(申命記17章14-20節)。以色列不需要一位血肉之軀的王;他們已經有一位大君王。同樣地,上帝的旨意是在祂的教會施行神權政治。在新約時代,教會有長老及執事負責牧養及帶領。但是,只有一位元首,那就是主耶穌基督。
遠自亙古,人類就有「把人抬舉到獨屬上帝之地位」的犯罪傾向。
我們固然渴望自己的教會有真正合乎聖經真理的權柄,以及活潑有力的成長,但在處理上必須十分謹慎,不可讓自己不知不覺背棄了上帝真道對教會生活的教導。
我們如何避免因著追求實現自己的計畫,而忽視了上帝的旨意?
我們可以從耶穌身上學到哪些領導的原則?我們如何將這些原則應用在自己的生活及教會中?參馬可福音10章42-45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