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記及尼希米記
作者: Robert M. Solomon今天的閱讀經文中,有兩個重要的課題可供我們深思。首先,我們可能會因害怕犧牲現有的舒適或遭受不便,而沒有遵從上帝的命令。從巴比倫到耶路撒冷的路程約有1600公里,走完需耗時四個月。路途中,歸回的猶太人在運河附近紮營,他們必須越過這條河(以斯拉記8章15節)。以斯拉在那裡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事實:他們中間沒有利未人(以斯拉記8章15節)!沒有一個利未人自願返回耶路撒冷。在跟隨所羅巴伯歸回的第一批人中,利未人很少,五萬人中只有74人(以斯拉記2章40節);這次連一個都沒有。
事情怎麼會這樣呢?也許是因為利未人在巴比倫過得很舒服。但若回到耶路撒冷後,不僅無法繼承土地(申命記18章1-2節),還要遵守嚴格的誡命,委身在聖殿服事。這樣的前景似乎令人望而生畏。這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課題,誠如宣教士吉姆 • 艾略特(Jim Elliot)的名言:「為得著永恆基業,付出稍縱即逝代價的人,一點也不傻。」
以斯拉見百姓和祭司中沒有利未人,決定採取行動。如果利未人的人數不足,聖殿該怎麼進行儀式呢?雖然亞達薛西王特別允准祭司和利未人回到耶路撒冷,卻沒有利未人願意回去。以斯拉揀選了一些有學問的智者,打發他們去見迦西斐雅的首領易多,為上帝的殿帶可以服事的人來(以斯拉記8章17節)。以斯拉在等候他們回來的時候一定很擔心。當他們帶著38個利未人和200個殿役回來時,以斯拉曉得上帝施恩的手仍與他同在;這些人當中還有一個好領袖,他名叫示利比(以斯拉記8章18-20節)。
第二個重要的課題是,我們可以相信上帝會因我們的禱告保護我們。以斯拉行事慎重,他請求百姓禁食禱告,並求上帝保守他們旅途平安(以斯拉記8章21節)。以斯拉認為,即使他們攜帶了大量的金銀,向王要求軍隊護衛是不對的。他怎麼能一邊告訴王上帝與祂的百姓同在,一邊又尋求王的保護呢?(以斯拉記8章22節)上帝最後應允了百姓的禱告(以斯拉記8章23節)。
以斯拉就把金銀和聖殿中的器皿,分派給祭司和利未人保管,直到他們抵達耶路撒冷。分散風險,分擔責任是明智之舉。以斯拉提醒他們:他們和器皿都是分別為聖、歸耶和華所有的產業(以斯拉記8章28節),他們要謹慎看守這些金銀和器皿(以斯拉記8章29節)。即使我們相信上帝會保護我們,我們也要採取預防措施,善用智慧保護上帝託付給我們的事物。
以斯拉拒絕請求軍隊護送,因為他認為這表明他對上帝缺乏信心。然而,尼希米卻接受了軍隊的護衛(尼希米記2章9節)。這表示尼希米對上帝較沒信心嗎?在這兩個不同的情況中,禱告都是它們的核心。在類似的情況下,基督徒該怎麼做才是對的呢?
反思分擔保管上帝聖物的責任(例如:教會的金錢和資源),其中的原則對你個人有什麼啟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