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記及尼希米記
作者: Robert M. Solomon當一個好的將領帶領軍隊對抗強敵時,他明白贏得爭戰靠的不僅是武器和戰略,同時也取決於軍隊的士氣和合一;軍隊若彼此爭鬧、缺乏紀律,是很難打勝仗的。
尼希米面臨相似的挑戰。在猶太百姓中間,並不是每個人都過得好,他們當中的窮人成了艱難時期和困境的犧牲品。他們對富裕的猶太手足「大大呼號」(tsa`aqah)(尼希米記5章1節)。希伯來文tsa`aqah一詞,曾出現在以色列人於埃及為奴時的經文裡,描述他們遭埃及主人鞭打、被逼著做苦工的反應。上帝聽見他們的呼求,就差遣摩西帶領他們出埃及(出埃及記3章7、9節)。當我們仔細閱讀耶路撒冷窮人所說的話,就能更多了解他們的情況。
首先,有些人說:「我們和兒女人口眾多,要去得糧食度命」(尼希米記5章2節)。因為所有以色列男子都參與了城牆修復的工程,許多人無法正常工作養家糊口。因此,婦女和孩子便開始挨餓;這些需要顯然被忽略了,有些人正處於絕望的光景中。
第二,有人說:「我們典了田地、葡萄園、房屋,要得糧食充飢」(尼希米記5章3節)。饑荒使情況雪上加霜。窮人耗盡了資源,別無選擇,只能抵押自己的房產變現購買糧食;在饑荒中,糧食肯定變得更加昂貴。
第三,還有一些人,處於更加絕望的光景中。他們被迫暫時將自己的孩子,賣為奴僕。因為他們變賣房產後,仍舊是入不敷出(尼希米記5章5節)。他們不僅要設法尋求溫飽,還要籌錢支付波斯王徵收的田地稅和葡萄園稅。城牆重建的工程進展順利,但以色列人中間的嫌隙卻正在加劇。
同樣的事也常發生在今天的地方教會中。教會有可能太過目標導向,以致忽略了教會中群體和個人的需要。我們生活在一個由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縮寫為KPIs)和使命必達的態度所驅策的社會。如果我們在家庭和教會生活中,欣然接受這樣的價值觀,最終可能導致不健康的家庭和教會環境,使旁人陷入掙扎。因為我們所努力的目標和優先順序可能不是從上帝來的;即使我們專注於使命,我們也必須注重關係。
想想職場和教會中,有哪些需要幫助的人?你能幫什麼忙?
教會在完成使命的過程中,可能會忽視群體的需要。當教會變得目標導向時,什麼樣的需求可能被邊緣化?我們應該如何因應這樣的情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