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

作者: Gary Inrig

第2日


這段經文似乎是一篇冗長的故事,記錄了遠古時代在遙遠異地的戰爭,因此看不出它和三千年後的我們有任何關聯。但細讀之下,卻看到一個非常熟悉的模式,一個我們必須慎思明辨,避免落入的模式。

戰力的削弱總是肇因於虛竭的信心。

這段經文描述以色列從國境南部開始的戰爭,並追溯猶大的戰役。猶大比別的支派成功,包括在耶路撒冷附近高地的戰役(4-8節);希伯崙地區的獲勝(9-15節);南方的戰役(16-17節),及海岸平原的戰役(18節)。猶大一路征服迦南人各樣的堡壘要塞,戰功的確令人欽佩。

但是,以下兩節令人感到不安的經文指出一個日漸凸顯的模式。首先,在6節,我們看到猶大攻下比色城,擄獲它的「王」,砍斷他手腳的大拇指。這是殘暴但快速終結他軍旅生涯的手段,他再也無法拉弓射箭或揮刀舞槍。但是,截肢致殘是外邦人的做法,不合乎聖經的原則。猶大人沒有遵從上帝的命令——直接取比色王的性命,相反地,他們汲取周圍民族的文化,採取迦南人的做法。這意味著猶大支派只遵守上帝一部分的命令。

第二個令人忐忑的經文在19節;猶大未能趕出平原的居民,因為他們有鐵車。這個說法看似合理,迦南人的軍事工技遠勝過以色列人,占了極大的優勢。但是,耶和華已經應許必將他們的敵人逐出迦南地。事實上,約書亞已經宣示:「……迦南人雖有鐵車,雖是強盛,你也能把他們趕出去」(17章16-18節)。猶大人未能得勝的真正原因是他們沒有全心信靠他們的上帝。戰力的削弱總是肇因於虛竭的信心。

「不能趕出平原的居民」(19節)這句話在這一章中重複出現。便雅憫人沒能趕走耶布斯人(21節),瑪拿西沒有趕出他轄區內的外邦居民(27-28節)。以法蓮(29節)、西布倫(30節)和亞設(31-32節)也有相同的記載。到「但」族時,以色列民所受的對抗到了極致(34-36節)。他們被迫住在山地,因為亞摩利人不允許他們下到平原。

士師記1章的教訓十分清楚。以色列人蓄意只遵守上帝部分的命令。他們寧願向外邦人妥協,而不願全心跟隨上帝的帶領。從短短的幾節經文,我們可以看到以色列人從戰爭得勝到逐步走向妥協、與外邦人共存,並屈服於外邦人。這個模式必然結出難以吞嚥的苦果。


反思:

你會完全順服上帝嗎?是否在生活中的某部分對上帝有所保留?

今天的基督徒可能在哪些方面與外邦人「妥協共存」?

留言

筆記


writer1

作者簡介

蓋瑞恩(Gary Inrig)畢業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及德州達拉斯神學院。他是一名聖經教師,也曾在教會擔任牧職。他著作甚豐,包括:《尋找真正的北方》(TrueNorth)、《明白耶穌的比喻》(The Parables)、《饒恕的真義》(Forgiveness),以及《破碎世界中的美滿婚姻》(Whole Marriages in a Broken World)。

此作者的天路系列著作

天路系列由靈命日糧事工製作及出版。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變得易懂、易得。

權利和權限  |  條款和條件  |  隱私政策

我們使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爲你提供更好的網絡瀏覽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你同意這項使用方式。 按此瞭解我們使用cookies的詳情並瞭解清除cookies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