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

作者: Robert M. Solomon

第27日


民眾持續帶病人來給耶穌診治,這次有人「帶一個瞎子來,求耶穌摸他」(22節)。我們也應該在最深切的禱告中,帶病人到耶穌面前。耶穌拉著這個瞎子的手,領他到村莊外頭——為了保有一些隱私。耶穌小心地讓祂的名聲在釘十字架的時機成熟前不要過於被傳揚。

同樣地,我們也經常需要耶穌第二次觸摸。

再次我們看到耶穌用了比較不尋常的手法,祂吐唾沫在這人的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然後問他看見了什麼(23節)?一開始這人好像只恢復了一部分,他可以看到人,但卻「好像樹木,並且行走」(24節)。接著耶穌再度觸摸這人的眼睛,這次他完全被治癒了。馬可用了這幾節的經文來強調:1.「他的眼睛開了」;2.「就復了原」;3.「樣樣都看得清楚了」(25節)。

為什麼耶穌要運用這種「二階段」治療法?這是一個比較難醫治的病例嗎?又或者耶穌想要教導我們什麼?有時候,我們在第一次觸摸之後還需要更多的醫治。當舊約的先知約拿在尼尼微城宣講時,得到極大的迴響,整個城市都因而悔改。這讓約拿很生氣,他出了城門口,希望上帝改變心意,毀滅這座屬於以色列敵人的城市。約拿接著因為一棵蓖麻樹生長幫他遮蔭及後來的枯萎而反應激烈,但卻不因為整個城市民眾的悔改及未來的改變而感動。上帝跟他說:「這蓖麻不是你栽種的……你尚且愛惜,何況這尼尼微大城……我豈能不愛惜呢?」(約拿書4章10-11節)。約拿的屬靈眼光出了問題,他無法分辨蓖麻跟大樹,他需要上帝第二次觸摸他,幫助他能看清楚。同樣地,我們也經常需要耶穌第二次觸摸。

為什麼耶穌叫這個人不要進到村子(26節)?有些聖經版本的記載是「不要進去也不要告訴村莊裡的任何人」。耶穌再次不希望在這時刻引起太多矚目,因為民眾對於祂的身分仍然有錯誤的認知。但時候將到,那時候民眾會比較了解祂是誰。當然,在釘十字架之後,祂將更廣為人知。


反思:

你覺得為什麼耶穌行事低調,以免自己的名聲被傳揚出去?在現今世代,祂是否仍是如此?或者我們應該讓更多人認識祂?對於現代一些追求個人名聲的牧師,你有何看法?

耶穌詢問:「你看見什麼了?」如果祂問你同樣的問題,你會怎麼回答?你覺得你在哪一方面需要耶穌再次地觸摸?

留言

筆記


writer1

作者簡介

蘇諾銘博士(Dr. Robert M. Solomon)於2000年至2012年間擔任新加坡衛理公會會督。退休後,他受邀至世界各地擔任特會講員及授課。他著書超過40本,包括《忠心到底》、《鍥而不捨的上帝》、《人生是一場賽跑》、The Conscience、The Sermon of Jesus等等。

此作者的天路系列著作

天路系列由靈命日糧事工製作及出版。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變得易懂、易得。

權利和權限  |  條款和條件  |  隱私政策

我們使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爲你提供更好的網絡瀏覽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你同意這項使用方式。 按此瞭解我們使用cookies的詳情並瞭解清除cookies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