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作者: Mike Raiter

第34日


你可能很驚訝文士及法利賽人對於門徒沒有洗手就吃飯這件事會如此小題大作(2節)。我們現在可能會要求孩子飯前要洗手,但對成人並無此規範。所以,為什麼他們對這點要大做文章呢?

問題就在我們的內心,所以一切的答案就是,我們需要一顆新心。

我們必須要了解,對於猶太領袖來說,這裡的重點不是個人衛生,而是宗教或禮儀上的潔淨問題。他們要求人來到上帝面前必須自潔是正確的,但他們嚴重的錯誤是認為潔淨與否取決於表面的行為。

這就是所謂偽善的核心問題,聚焦於外在,卻忽略了內心。宗教領袖們發明了許多其他的規條,表面上是要讓人們保持潔淨,但這些規條經常產生反效果;最後成為自私的幫兇。

例如:表面上「加增」了孝敬父母的規範,但實質上卻是縮減(4-6節)。摩西律法要求子女必須終生愛護並照顧他們的父母(出埃及記20章12節,21章17節)。但是,宗教領袖卻發明一個「獻給上帝」的規條(5節)。所以一個成年人可以告訴自己的父母親說,「我很樂意幫你支付醫藥費,但我才剛將所有的儲蓄都奉獻給上帝用了」(參馬可福音7章11-12節)。這就讓猶太人有一個漏洞可鑽,可以減少他們對父母親的責任。耶穌經常揭露這些假裝敬虔的自私行為。

耶穌接著直搗問題的核心,就是污穢的人心(10-11節)。有時候,污穢會從我們心中湧出,毒化我們的人格、人際關係、態度、慾望及行為。這是道德及靈性的污穢,這比沒洗手就吃什麼喝什麼要嚴重得多(16-20節)。問題就在我們的內心,所以一切的答案就是,我們需要一顆新心。

耶穌不僅診斷出人類最根本的問題,祂接著直接開出處方。在十字架上,耶穌洗淨我們的罪,讓我們得到永遠的潔淨。然後,祂藉著聖靈賜給我們一顆新心,有新的動機、新的態度、新的渴望(申命記30章6節;以西結書36章26-27節)。


反思:

許多宗教都著眼於外在事物,你可以舉出一些例子嗎?基督教信仰如何成為「注重內心的宗教」?

我們是否有藉口「不孝敬父母」?你覺得上帝希望你對父母盡什麼樣的責任義務,以表達對他們的愛?

留言

筆記


writer1

作者簡介

雷墨恪(Mike Raiter)是牧師、講道培訓教師,以及澳洲墨爾本神學院(Melbourne School of Theology)的前任院長。現為聖經佈道中心(Centre for Biblical Preaching)主任,著作豐富,包括榮獲2004年澳洲基督教作品獎的《心靈的觸動》(Stirrings of the Soul)。

此作者的天路系列著作

天路系列由靈命日糧事工製作及出版。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變得易懂、易得。

權利和權限  |  條款和條件  |  隱私政策

我們使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爲你提供更好的網絡瀏覽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你同意這項使用方式。 按此瞭解我們使用cookies的詳情並瞭解清除cookies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