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作者: Mike Raiter

第38日


耶穌接著進入事工的下一階段:「從此……」(21節),祂即將面對死亡,這成為祂教誨中的主軸。

所有門徒都要準備好面對同樣的命運:為上帝捨棄一切。

彼得代表所有門徒,勇敢地宣告耶穌就是等待已久的君王。他認知耶穌是彌賽亞,這是正確的,但對於耶穌身為彌賽亞所要成就之事的本質,彼得則是大錯特錯。耶穌來是要拯救世人,但不是透過手持武器來達成,而是透過雙手攤開而死來達成。

耶穌明確地教導門徒祂會被殺,然後從死裡復活(21節),這是祂事工的最終目的,如此宣告震撼了眾人,也徹底混淆了彼得。耶穌看到彼得的責備背後有撒但邪惡的運作,再度想要(23節,參4章1-11節)讓耶穌偏離上帝命定祂的任務。彼得,這個耶穌建立祂的教會所要用的基石,此時成為耶穌的絆腳石。

一方面,耶穌死在十字架上並不會是一個獨立事件。所有門徒都要準備好面對同樣的命運:為上帝捨棄一切。耶穌要我們捨己(24節)所指的並不是少買一雙鞋或房子要不要裝潢這類的小事,而是表示放棄對自己生命的掌控權。在歷史上,成千上萬的基督徒背負起各自的十字架走向各各他。1956年1月8日死於厄瓜多當地的華拉尼印第安人手中的著名殉道者——美國宣教士吉姆 • 艾略特(Jim Elliot),在他留下的名言裡寫道:「放棄不能擁有的,去獲得不能失去的,這人絕對不是傻子。」

27節中,主耶穌特別強調所有門徒都必須面對生死攸關的抉擇,有一天,我們必須為自己的決定向耶穌交帳。那一日臨到的時候,耶穌要在地上建立祂的國度。然而,在這之前,祂的權柄及王權將展現在祂的教會裡,特別像是在五旬節之後,祂的許多門徒所見證並親身體驗的。

教會需要經常被提醒這些耶穌所警告我們的話(27節)。在現今21世紀裡,仍然有許多基督徒因為愛耶穌而必須經常面對生死掙扎。另一方面,確實有許多人投身在「無需付代價的」基督教,他們自稱為信徒,但是在態度及行為上卻與未信的世人幾乎沒有什麼不同,這些人也需要留心耶穌的警告。


反思:

對你來說,「捨己」(24節)的實質意義是什麼?

耶穌應許忠心的門徒會得到獎賞(27節)。這項獎賞可能是什麼?期望得著天國的獎賞是否會影響我們今世的生活?請分享你的看法。

留言

筆記


writer1

作者簡介

雷墨恪(Mike Raiter)是牧師、講道培訓教師,以及澳洲墨爾本神學院(Melbourne School of Theology)的前任院長。現為聖經佈道中心(Centre for Biblical Preaching)主任,著作豐富,包括榮獲2004年澳洲基督教作品獎的《心靈的觸動》(Stirrings of the Soul)。

此作者的天路系列著作

天路系列由靈命日糧事工製作及出版。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變得易懂、易得。

權利和權限  |  條款和條件  |  隱私政策

我們使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爲你提供更好的網絡瀏覽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你同意這項使用方式。 按此瞭解我們使用cookies的詳情並瞭解清除cookies的方式。